全屏 宣化区街道地图 宣化区乡镇地图 试试看!
456地图-→ 张家口宣化区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张家口地图 辖区: 【崇礼地图 | 赤城地图 | 涿鹿地图 | 怀来地图 | 万全地图 | 怀安地图 | 阳原地图 | 蔚县地图 | 尚义地图 | 沽源地图 | 康保地图 | 张北地图 | 宣化地图 | 桥东地图 | 桥西地图 | 宣化地图 | 下花园地图】 其他: 【查车架号】 【二手车查询】 【出险记录查询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河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宣化区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宣化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总面积276平方千米(《简册》)/264平方千米。总人口29万人(2004年)。区政府驻牌楼东街9号。邮编:075100。代码:130705。区号:0313。拼音:XuanhuaQu。 宣化区辖7个街道、1个镇、3个乡:天泰寺街道、皇城街道、南关街道、南大街街道、大北街街道、工业街街道、建国街街道、庞家堡镇、河子西乡、春光乡、侯家庙乡。

中文名称: 宣化区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河北省张家口市
下辖地区: 3乡1镇7办事处
地理位置: 张家口市区东南方
面积: 275.8平方公里
人口: 40万人
著名景点: 宣化古城等
火车站: 宣化火车站

宣化简介

    宣化区位于北纬40°37′,东经115°03′,东南近临首都北京150公里,西连晋蒙。 战国、秦汉时,天下分36郡,宣化属上谷郡。唐代始置武州和文德县(州县同治),明代为宣府镇,清朝改为直隶省宣化府。解放后,曾属察哈尔省,置宣化市,后改属河北省,直到1963年改市为区,属张家口市至今。 全区辖三乡一镇,七个办事处,54个行政村,80个居(家)委会。 全区总人口为32万人(户籍人口数29.4万人),其中非农产业人口23.9万人,辖区面积为264.2平方公里。 宣化虽地处燕山丛中,但地势平坦开阔,汇集洋河、柳川河、龙洋河三大水系,水力资源丰富,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6℃。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达数十余种,煤炭、铁矿石、黄金、膨润土、辉绿岩、富钾页岩、白云岩等储量丰富,城区东郊的宣东二矿煤矿年产原煤30万吨,远景年产原煤100万吨。 全区GDP完成69.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亿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7.51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5元。

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宣化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在张家口市东南28公里处,为张家口市辖区。地理坐标北纬40°37′,东经115°03′。东南距首都北京150公里,南偏西距省会石家庄市288公里,西距山西省大同市200公里,是京、津连接冀、晋、内蒙古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素有“陆路商埠”之称。四至为:除西北与张家口市高新区毗连外,其余均与宣化县接壤。其东与贾家营镇、东南与顾家营镇、东北与马家湾乡、北与大仓盖镇、西与沙岭子镇相连,西南与江家屯乡接壤,南与洋河南镇以洋河为界隔岸相望。
  2005年底,全区土地总面积275.8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37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3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9万人。

地形地貌

  宣化区地处冀西北山间盆地至宣化盆地的北缘。宣化盆地是一个典型的新生代山间河谷断裂坳陷盆地,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展布,中心部位有洋河自西向东南穿流而过,盆地四周群山环抱,南有娘娘山、黄羊山,北有烟筒山,东有尖草顶、大北山等。最高点烟筒山海拔1023.2米,最低点洋河畔海拔591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逐渐倾斜。平原、河川与山地、丘陵面积各半。独特的地形地貌,为生长在古城的人民,永续利用,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奠定了基础。

自然气候

  气候:宣化洋河两岸的河川区属暖温带,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受较强的冷空气影响,天气多变,降水量较少,大风日数多;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在暖湿气流的控制下空气湿润,降水较多;秋季暖湿的东南气流逐渐衰退,干冷的西北气流重新加强,温度下降快,天气晴朗,阴雨日渐减少;冬季受强大的蒙古冷高压控制,严寒少雪,强冷空气南下时常形成寒潮,引起剧烈降温和大风天气。气温:宣化区地处洋河北岸,年平均气温8°C左右。一月是全年最冷月份,月平均温度为-10.9°C,月平均最低气温-16°C左右。七月份是全年最暖月份,月平均温度为23.3°C,月平均最高气温在29至30°C之间。春季四月份,月平均气温10至11°C。
  解放以来,宣化区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68年6月10日,为39.1°C;同年最低气温-21.9°C,年较差为61.0°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73年2月8日,为-25.8°C,同年最高气温33.9°C,年较差59.7°C。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宣化区土地总面积275.8平方公里(413693.2亩),其中:农用地面积为205439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9.66%;建设用地面积为101897.7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4.63%;未利用地面积为106356.5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5.71%。全区人均国土面积1.29亩(人口基准32万),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29亩。宣化区拥有大量可供开发的土地,而且地价比较便宜,只相当于首都北京地价的六分之一,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开发、办厂、经商的好地方。

矿产资源

  宣化附近有铁、煤、金、石灰石、膨润土、耐火土、铜、锰、硫、石棉等多种矿种。辖区境内储量最多的有赤铁矿和煤矿。赤铁矿山主要分布于宣化城北5公里处的烟筒山铁矿和庞家堡、白庙、蛤蟆口一带的龙烟铁矿。矿床分布面积:烟筒山矿为7平方公里,矿石品位在40-50%之间;龙烟矿区由沙子地、杨家营、汤池口延伸到赤城县的田家窑矿,矿石含铁率为60%。据1993年底张家口市调查,储量达926.55万吨。煤矿主要分布于宣化城东南泥河子村附近。煤层为侏罗纪陆相沉积,普遍煤层为一层,厚度4-5米,品种有烟煤、褐煤,矿床分布面积为6平方公里,储量一亿吨,煤质较优,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工业用煤。
  其他矿种主要有:富钾页岩、粘土矿、膨润土、重晶石、白云岩矿、石灰石矿、辉绿辉长岩矿、金矿和锰矿等,且可供开发的潜力较大。

水资源

  宣化区境内有四条河流,常年河道有属于永定河水系上游支流的洋河和柳川河;季节性河有城东的大、小泡沙河。洋河:位于宣化城南2公里处,由张家口市桥东区流入宣化区,向东南穿流过境,经下花园、涿鹿县与桑干河汇合,注入官厅水库。境内长约18.9公里,宽200米。年平均径流量为4.62亿立方米,月最大流量2.705亿立方米(多发生在7、8月),河床坡度0.25-0.3%。
  柳川河(古名柳河川):属洋河支流,发源于崇礼县南部。上游盘长河与清水河在四方台村附近汇合后,始称柳川河,为山地河流,由北向南从宣化县入境,流至宣化城北后,又绕城折西转南汇入洋河。全长58公里,境内长约11.5公里,宽40米;流域面积为421平方公里。正常年最大流量为290立方米/秒,月平均流量为0.01-0.05立方米/秒,水质很好适于灌溉。大泡沙河:位于宣化区侯家庙村东,境内长约9.1公里,宽20米,该流域面积133.88平方公里。该河流属季节性河流,洪水由北向南流经龙羊河汇入洋河。
  小泡沙河:位于宣化城东门外,发源于宣化城北的草帽山和奶奶怀山。两条支流自北向南贯穿城东北山区和丘陵地带,穿过宣赤公路,于东升桥北汇合后向南穿过工业区,在宣化造纸厂东注入洋河。境内全长5公里,宽10米,东升桥以北的汇水面积23.88平方公里。此河道在汛期洪水到达快,流速大,属季节性河流。
  宣化区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洋河河床地带,具有宽度大、埋藏浅的特点,是本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区域历史

  在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宣化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据对宣化西南60公里处的泥河湾遗址和宣化城及附近的刘家夭、王河湾、水泉、赵川、关子口、白庙等地发现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及出土的石器、陶器等物考证,远在6000年前人类活动已遍及宣化各地。考古专家论证说,宣化属中国华北燕山山脉北缘,既有黄河流域的文化特征,又有北方红山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南北文化交融汇聚的中心地带,文化积淀十分丰富,对研究史前文化有重要意义。
  夏、商时期中华分九州,宣化先属幽州、后属冀州。
  周武王灭商纣后,封台公姬爽建立燕国,宣化属燕国领地。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由东湖族占据。燕王派秦开破袭东湖,置之不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等郡,宣化属上谷郡。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宣化为其一的上谷郡,置守尉监,因在谷之上,直名上谷。
  汉置幽州刺史部上谷郡,宣化属上谷郡下洛县。濡子婴居摄三年,王莽篡汉,改上谷郡为朔调,并改上谷各县名。
  三国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改下洛县为广宁县。
  晋太康年间(公元228年至280年)宣属广宁郡地。
  南北朝时期(公元488年至550年)设永丰郡,宣化辖境属怀戍县。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设涿郡怀戍县,宣化仍属怀戍县置。
  唐初改为妫州,属河北道。僖宗年间(公元885年)设武州、文德县、宣化为州、县治所。
  五代时,西晋石敬塘割燕,分16州给契丹,其中包括武州。契丹建辽国,辽改武州为归化州,仍辖文德县,属西京道。宣化为当时州、县治所。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归化州为宣化州,八年改为宣德州,九年复设宣德州、领文德县,宣化仍为州、县治所。
  元初,改宣德州为宣宁府,后又改为宣德州。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因地震原因又改为顺宁府和宣德县治所。
  明代,宣化是北部边防重镇,不设地方政府,只沿长城设九镇,宣府镇为九镇之一,辖四海县至大同1300里的防御任务,是宣府镇总兵驻地和指挥中心,又称宣府镇城。
  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废宣府卫所,改置宣化府辖一厅、三州、七县,宣化为府城所在地。
  1913年废宣化府,存宣化县,属直隶省口北道。1929年废道,宣化县直属察哈尔省。1939年日伪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在宣化设察南政厅。1943年改置宣化省,为伪宣化省会所在地。
  1945年9月,宣化首次解放。1946年1月设立宣化市,为察哈尔省会。当年10月,国民党政府占领宣化,置宣化县。
  1948年12月,宣化二次解放,恢复宣化市建置,属察哈尔省。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宣化市曾改为察南专区宣化镇。1950年2月仍恢复市建制并于1952年底改隶河北省。
  1955年11月,撤销宣化市,置宣化城区为宣化镇,属张家口市。
  1958年11月,宣化县、镇合并。1959年6月,改合并后的宣化镇为宣化区,仍属张家口市。
  1960年7月,撤宣化区,改置宣化市,属张家口地区,由张家口市代管。1961年6月,恢复宣化县建制,仍市、县分设。
  1963年3月改宣化市为张家口市辖区至今。

行政区划

  宣化区辖三乡、一镇、七个办事处,人口40万人;总面积275.8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37平方公里。2000年,宣化区辖7个街道、1个镇、3个乡:天泰寺街街道、南关街道、建国街街道、工业街街道、南大街街道、皇城街道、大北街街道、庞家堡镇、河子西乡、春光乡、侯家庙乡。大北街街道 办事处驻钟楼北街11号。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2.42万。辖7个社区居委会:钟楼北街第一、钟楼北街第二、大北街第一、大北街第二、钟楼东街、北门外、马王庙。

工业情况

大型企业展雄姿

  宣化区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优势,是张家口冶金机械和重化工基地,是河北省“北厢”地区重要的工业核心区。区域内有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12家,民营企业23家,并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制造、酿造、电力、化工、造纸、装潢印刷、陶瓷、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2005年,区域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77.6亿元,工业增加值59亿元,利税2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7.6%,工业经济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宣化区域内有规模以上企业35家,其中有全国500强中排序236位、全国钢铁行业第21位、河北省百强企业第5位、华北生铁、钢材生产基地的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位居全国第二、华北第一的火力发电厂张家口发电厂;有全国大型企业排次70名的中国昊华集团宣化有限公司;有全国520家重点企业、出口自营和河北省大型支柱企业集团之一的宣化工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还有河北福田重机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宣化新钟楼啤酒有限公司等,在宣化区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

新兴企业实力强

  宣化区在不断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同时,通过搭建平台、优化环境、政策倾斜、跟踪服务,积极为新建企业和新上项目予以支持,崛起了河北福田重机专用车有限公司、万丰机械有限公司、华泰矿冶机械有限公司、艾莫森科技发展责任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新型企业。

开发新区前景广

  宣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0年9月又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一期1.58平方公里已全部实现了“七通一平”。几年来,累计投资2.32亿元,在区内建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网4760米,铺设柏油路面7.4万平方米;建成供暖总面积10万平方米的供热中心一座;给水、排水、煤气等管网也已全部铺设完毕;开通程控电话2万门,供电容量达到2200千伏安。
  开发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人文环境、宜人的办公、生产经营条件,以及透明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进入开发区办企业的积极性。继1992年首批注册的美国英格索兰矿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张家口环能设备制造公司等合资、独资企业入驻之后,到2005年末,又有苏州宏伟集团宣化宏伟置业有限公司、宣化钢铁棒材有限公司、华泰矿冶机械有限公司、河北福田重机有限公司等159家企业在开发区注册,注册累计资金10亿元,其中外资企业8家(独资5家、合资2家、合作1家),合同外资1638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293万美元。
  按照新产业园区、地方经济特区和现代新城区的功能定位,开发区积极进行园区整体建设,使其成为高新技术孵化中心,外资承接基地,民营企业的创业基地,高新技术的开发基地,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制造、化工、建材、航空、皮毛等行业为主体,房地产开发等产业并举的格局。
  2004年省商务厅在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排名中,宣化开发区上升到第17位,增幅居全省第二位。2005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276643.3万元,税收总额6127.3万元,财政收入达到6568.1万元,外贸出口达到1230万美元。

农业情况

产业化经营日益壮大

  宣化区农业是典型的城郊型特色农业。全区辖三乡一镇(河子西乡、春光乡、侯家庙乡、庞家堡镇)54个行政村。农村人口53714人,劳动力30273人,耕地69500亩,人均耕地1.29亩。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全区形成了“精、细、特无公害蔬菜”、“葡萄为主的鲜食果品”和“规模化舍饲养殖”三大产业。2005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27180亩,总产量11.5514万吨,粮食播种面积44940亩,总产量1.9593万吨,农业总产值2071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660元。
  结合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地理等因素,宣化区确定了以发展城郊型高效农业为方向,提出“抓菜、兴牧、育林、稳粮、节水”的十字方针,通过引导、政策扶持、培育龙头、壮大基地、开拓市场,全区逐步形成了蔬菜、葡萄、规模化舍饲养殖三大主导产业。
  蔬菜产业 结合城郊型农业的特点和农业结构调整中、长远规划,我区采取了退粮田、低效田、进菜田;退裸菜地生产进温室,大、中、小棚为主的保护地生产;退大路菜,进优质菜、精细特菜和错季菜措施。近年来,退出裸地蔬菜低效田8580亩,改为蔬菜保护地,退粮田改菜田面积906亩,退粮田改经济作物面积300亩,全区形成了“东西芹、西白菜、中间精、细、特色带,马铃薯基地把帽带”的种植格局,即城东以羊坊路口村为中心,形成2720亩芹菜生产基地;城西以河子西乡4000亩大白菜为生产基地;城郊以温室等设施生产精、细、特错季菜为生产基地;庞家堡镇远离城区,气温较低,以5000亩脱毒马铃薯为生产基地。
  规模化舍饲养殖产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禁牧舍饲政策,推进养殖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养殖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分散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的转变,宣化区大力支持鼓励发展规模化舍饲养殖产业。庞家堡镇建立了“东方富民种畜繁育中心”,“中心”占地40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草场2000多亩、紫花苜蓿400亩,种羊存栏866只。主要品种有从国外引进的无角道赛特、澳大利亚杜柏、特克塞尔和德国美利奴4种,还有国内小尾寒羊和优质杂交肉用种羊。侯家庙乡二台子村,投资120万元建成占地35亩养牛小区,已有30户入住小区,养奶牛120头;泥河子村还建起了养羊小区等。
  2005年,全区家畜家禽存栏数:大牲畜5400头,猪13100头,羊13600只,禽298700只,兔4800只。特种养殖:鹿45只、鹌鹑1000只。全区大牲畜和羊、猪舍饲率达到了100%;规模养殖大户达到191户,规模化养殖率达到90%。全区肉类总产量2142吨,蛋总产量5000吨,奶总产量8295吨。
  渔业发展保持良好的势头,以河子西洋河沿岸的样台、沙疙瘩、旧李宅村为主要养殖区,养殖鲤鱼、鲢鱼、草鱼、罗非鱼四大类,水塘面积达750亩,年产量达260吨。

庭院式生态高效园区

  结合宣化区城郊型农业的特点,从1998年开始,全区先后建成11个庭院式生态高效园区,不仅使农民增产增收,而且推动了全区农业跨越式发展。庙底村和尚坟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园区占地305亩,投资420万元,打机井2眼,平整土地200亩,砌筑护坡3800立方米,防渗渠1600米,蓄水池1个,栽树18240棵,建高标准日光温室1040间。温室年生产蔬菜4茬,以黄瓜、西红柿、油菜、芹菜为主。温室前栽植葡萄2排,以白牛奶葡萄为主,并示范栽植新品种“里扎马特”、“红地球”葡萄。经营管理园区的51户农民仅蔬菜年收入户均8000元以上,加上葡萄收入,户均达15000元。园内一排温室加2排葡萄的庭园式生产模式曾受到原河北省省长纽茂生的高度评价。
  葡萄研究所高效、节水葡萄示范园区 园区占地148亩,其中露地示范区占地37亩,温室栽培区占地13亩,品种试验区占地20亩,传统漏斗架式区占地20亩,培训服务区占地30亩。园区形成了新技术推广、精品葡萄生产、龙头带动、重力滴灌节水和庭院式休闲观光等科学、高效、规范管理的模式。
  河子西乡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投资70万元,开发土地910亩,形成了全乡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试验、示范的园区。
  侯家庙乡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园区 投资170万元,退粮田发展蔬菜,在赵家营村路西,建成水、电、路配套,种植高新蔬菜和育苗的高标准温室群。泥河子村建成优质杏、大杏扁为主的千亩杂果区。
  庞家堡镇高寒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园区内种植一、二级脱毒马铃薯5000亩、进行原种繁殖,种植大杏扁,建猪舍、养殖小尾寒羊,还引进新西兰优质兔及试种新品种紫花苜蓿等。建立了“东方富民种畜繁育中心”,引进国内外高品质种羊866只。
  盆窑村高玉门农业科技园区 占地面积206亩,建温室2000间,管理房240间,实施“生态农家乐亮绿工程”。
  盆窑村塔儿坟葡萄科技园区 栽植白牛奶葡萄200亩,建温室200间,有60多人经营园区,年收入达100万元。
  西城村东大梁科技园区 占地面积120亩,平整坡地,打机井,建蓄水池,铺设双向地埋管道,投资达405.5万元。
  大东村葡萄示范园区 占地120亩,修建田间路390米,完成了建房、建温室及园区护栏工程,栽植了葡萄,进入了管理期。
  新大地生态园区 总投资3000万元,由宣化长城糖酒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200万元,葡萄研究所以50亩地出资,共同经营新大地生态园。园区集观光、餐饮、住宿、娱乐和生态农业产品深加工于一体,发掘葡萄产业资源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延伸“旅游产业带”。园区内设有生态园主园区、葡萄种植大棚区、蔬菜种植大棚区、休闲别墅区、地方风情馆、果品采摘园。
  葡萄观光示范园区 利用春光乡观后村葡萄大村的自然条件,规划总面积700亩,划分汉葡萄园、唐葡萄园、辽葡萄园、明葡萄园及近代葡萄园5个园区,综合开发农业观光、娱乐健身、休闲度假等功能。还聘请河北农大教授为园区制定了旅游发展整体规划,计划投资1亿元,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已投资158万元,进行了拆墙透绿、道路硬化、铁艺护栏和建成储存量为100吨的保鲜库。

配套的水利水保工程

  按照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安排,宣化区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目标,以扶贫攻坚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及“小水富民”工程为重点,不断强化水资源管理,围绕防汛抗旱,因地制宜地建设各类水利水保工程。农田水利工程 2005年,全区新增防渗渠1.01万米,累计达到18万米,新打机井16眼,累计达356眼,灌渠累计长度达38.31万米,有水库3个,扬水站2个。全区水浇地面积465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7%。
  防洪除涝工程 全区有排涝渠5条,长8000米,筑洋河河堤13.5公里,建片石铅丝笼丁坝328道。河子西乡、春光乡、侯家庙乡均设有洋河管理站,每年对洋河河堤及丁坝进行维护和加固。驻宣部队及宣钢集团公司也为防汛在洋河建有护坝、丁坝等工程。
  饮水工程 2005年新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处,全区54个行政村都实现了人、畜饮用自来水。
  小流域治理工程 主要采取沟头围埝、挖水平沟、修谷防坝、挖鱼鳞坑、建水平梯田等工程措施及造林、种草、封禁等生态措施。到2005年,有沟头防护206公里,鱼鳞坑100多万个,谷防坝65道,水平沟13公里,造林1520公顷。小流域治理面积达40平方公里。

成效显著的生态工程

  宣化地处首都的西北门户和官厅水库、密云水库上游,在阻挡西北风沙,保证京津安全用水等方面处于重要地理位置,是全国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区域之一。
  2001年以来,全区每年参加植树造林的机关、学校、厂矿、商业、部队、农村等单位100多个,人数达10万多人次。五年来,共投资1600多万元,其中投入国债资金958万元完成京津风沙源工程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2.4万亩,完成退耕还林1.9万亩,同时,完成荒山配套造林2.8万亩,完成四旁植树50万株,还完成了区境域内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区级公路和乡村道路的通道绿化。投资761万元,综合治理小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我区还重点实施了文明生态村创建、城区公共绿化、道路绿化、小区绿化、庭院绿化等工程。到2005年末,全区有林地面积11.9万亩,四旁树350万株,综合治理小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林木种类现有19种,31属63个品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0.1%。如今,走在宣化这块大地上,昔日的荒山秃岭和黄漠沙滩已是绿树婆娑,青草茵茵,发展生态经济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构筑京津绿色屏障,再造宣化秀美山川,致富当地,护卫京津的目标正在实现。

晶莹玲珑的珍品葡萄

  宣化区栽培葡萄历史悠久,已有1300多年历史。宣化葡萄品种繁多,有“白牛奶葡萄”、“玫瑰香”、“马奶子”、“龙眼”、“李子香”、“老虎眼”等,这些品种各有特色,其中“白牛奶葡萄”最为著名。这种葡萄粒大皮薄,汁多而甜,味道鲜美,甜酸适度,可以剥皮,可以切片,素有“刀切牛奶葡萄不流汁”的美誉。牛奶葡萄果穗形状为圆锥形、果穗大,果皮细腻,皮肉黄绿色,果皮上有果粉(白霜),晶莹可爱,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采收期为中秋节前后,故为节日佳品。宣化葡萄品质上乘,非他处葡萄所能比拟。明清两代即作为珍果,进奉皇宫。1909年在“巴拿马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荣誉产品奖”;解放后,宣化葡萄不仅供京津沪及我国南方各省、市,1956年开始还远销香港、英国等地,先后出口750余万公斤。在国际市场也享有很高的声誉。1996年注册“春光牌”葡萄,1997年被河北省首届农业博览会评为省级名牌产品,1999年又获昆明世博会铜牌奖。原农业部长肖鹏、原中顾委常委刘澜涛、河北省原副省长李锋等领导人曾来宣视察葡萄园;南斯拉夫葡萄技术代表团也曾到葡萄研究所进行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宣化葡萄在栽培上有传统的世界罕见的漏斗架、有新开发的占地少、采光好的排架、有日光温室栽培新型架,形成了庭院型、园林式葡萄园区。品种上,在1994年40个品种的基础上,又引进了新品种,白鸡心、香妃、美人指、达米娜、醉金香、红宝石、夕阳红、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粉红亚都密等。2005年,全区葡萄栽植面积达3735亩,品种有100个,年产量达3490吨。
  为了打造宣化珍品葡萄,早在1975年12月,宣化区就成立了宣化葡萄研究所,之后兴建了科研楼1座,科研基地发展到148亩,并划分“露地示范区、温室栽培区、品种试验区、传统架式区、培训服务区”等五个功能区。主要功能包括葡萄高新技术展示示范功能、精品葡萄的生产功能、龙头带动功能、新技术培训功能、休闲观光等功能。近年来,葡萄研究所承担了张家口市《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牛奶葡萄提纯复壮及脱毒苗快繁》、《无公害葡萄生产及保鲜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03年又申报立项省《牛奶葡萄产业化发展关键技术》、《高效无毒杀菌保鲜剂二氧化氯在牛奶葡萄杀菌保鲜技术应用》、《科技示范园区设立》等研究项目。《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实现亩产葡萄2000公斤,纯收入1万多元,并在全区主要葡萄产区示范推广。在《保鲜技术应用》研究中,建成葡萄储藏冷库,葡萄保鲜期可达4个月,既延长了销售期,又增加了果农收入。为使白牛奶葡萄果粒增大,提高品质增加经济效益,2005年投资35万元,承担了“优质精品葡萄研究”项目,预测每亩可增加收入2700元。

对外贸易

  在对外贸易方面,宣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下,编印了《中国宣化》招商引资宣传画册,向国内外宣传宣化的发展状况及投资环境。为了及时给区属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实用的项目信息,区开放办又组织人员编制了《宣化区招商引资项目册》,收集了区属以及驻宣单位的项目资料,建立了项目库,共搜集了包括基础设施、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环保、食品、饮料、旅游、文化、娱乐、商业、农业、资源开发以及企业租赁转让等4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在政府网站上全部发布。2003年,为贯彻区委、区政府“工业立区”的战略思想,区开放办狠抓项目建设,认真谋划运作一批拉动经济增长的大项目,有计划有重点地吸引外资向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化经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同年10月将《宣化招商引资项目册》进行重新整理,去旧补新,由专人编写了新的涉及旅游、生态、环保、商业配送、工矿机械等领域的项目27个,拟引进外资3.14亿美元,内资53亿元人民币,有效地更新了项目资料,为下一步开放开发、招商引资做好了准备。11月,为参加北京“首届名牌区县商机行销论坛”,区开放办会同有关部门编印了《京西第一府--宣化》宣传画册,更加全面地介绍了宣化的投资环境,展现了宣化做为京西第一府的风采。
  国外招商引资1993年,宣化和欣塑料有限公司和宣化连云食品有限公司投入生产,使宣化区外商投资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为宣化区今后引进外资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成功经验。1994年,为了引进更多的外资项目,宣化区先后组织人员到韩国、香港、新加坡、法国发布项目、洽谈项目;通过驻京商社及有海外关系的亲朋好友等渠道,与国外客商建立联系,分别与美国、法国、意大利、芬兰、瑞典、马来西亚以及港、澳、台的客商进行了项目洽谈;1996年,宣化区与西班牙海斯公司达成合作开发肉牛饲养和出口的意向;同年,在河北投资贸易洽谈会(会议地点在香港)上,殷广平副区长代表宣化区与香港鸿光机电设备工程公司签订了合资生产牛仔系列服装的合同书;与香港恒讯发展公司签订了合资生产铝合金异型材的协作项目;2001年,美国英格索兰公司在宣化开发区注册350万美元,生产钻孔机械。十年间,共引进外资项目24个,实际利用外资1477.09万美元。

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

  宣化古城有着13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解放初,建城区面积只有15.69平方公里,人口4.6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87万人。城内残墙破房,百余条小巷和道路既狭窄坎坷,又无排水设施。城区房屋仅有28.26万平方米,民宅多为砖木结构和泥土草房。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城区古老、旧城改造难度大、供水、供气、排水、道路等设施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的现状,宣化区委、区政府确定了“适度超前规划,科学有序建设,以旧城改造为主,新区开发并举”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下大力对宣化古城进行建设、改造。特别是近年来,采取有力措施,靠土地储备聚资、靠加快改制融资、靠灵活经营生资、靠敞开城门引资、靠诚信建设投资等“多轮驱动,多渠道筹资”的办法,累计投资50多亿元进行了持续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2005年,全区建城区面积达37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3.9万人,分别是解放初期的2.3倍、6.8倍和8.3倍。
  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宣化区强力实施道路、广场、桥梁、供水、供电和燃气设施的改造、新建工程,使宣化古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市道路取得长足发展 2000年以来,我区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区外资金以及民间资金,先后完成了钟楼东西街、牌楼东西街、南大街、西马道、义圣宫街、九天庙街等道路拓宽改造工程。2005年又投资760多万元,完成了解放路、观音后街、和平街、天泰寺街、南关桥西街、大西街、观桥东街、长宁路等22项道路拓宽改造工程,道路改造面积达10万平方米,创历史道路建设工程量之最。城市道路达210条,总长度88.35公里,面积103.04万平方米,形成了五纵五横的畅通路网格局,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4.3平方米。城市广场、桥梁以及亮化工程与道路建设同步发展,建成世纪广场、凤凰广场、天主教堂广场3个,有洋河桥、地道桥、柳川河桥、胜利桥、大东门桥等17座,共安装路灯3006盏,使95%以上街道有了照明设施。
  城市绿化进程明显加快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宣化区下大力打造绿色之城,坚持见缝插绿、合理布绿、拆墙透绿,高标准实施了以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小区绿化、庭院绿化等为重点的精品绿化工程。先后建成文德园、牌楼东、小东门等5个街心游园和20多个小区花园;实施了迎宾路、阁东街、皇城街、钟楼东街、和平街、胜利北路、皇城环岛等绿化、亮化工程,对人民公园、烈士陵园、万柳公园进一步进行了绿化和拆墙透绿及亮化整治。在道路绿化中,坚持了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做到了路通树绿。对建国街、柳树巷、牌楼东西街、解放路等街道进行了大规模绿化,建成了垂柳一条街、国槐一条街、快柏一条街等。同时,还将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改变了宣化城市在冬季少绿甚至无绿的局面,逐步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绿,路路景不同,街街有特色”。到2005年,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469.229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9.436万平方米,防护绿地141.618万平方米,生产绿地25.423万平方米,庭院绿地260.788万平方米,居住绿地0.444万平方米,道路绿地11.5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5.39%。
  城市供水事业迅速发展 宣化供水总公司是宣化区唯一一家供水企业。公司现有职工673人,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的21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8人。公司辖17个管理科室和制水公司、售水公司、给水公司、纯净水厂四个经济独立核算单位,构成了总公司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目前,公司拥有水井24眼,加压泵站2座、泵站蓄水池5个,自来水管网长度149.3公里,水压测水点12个。自来水日综合生产能力13.3万立方米,年平均供水量1841.8万立方米,售水量1557.9万立方米,管网压力合格率98.4%,自来水机泵完好率99.99%,水费回收率98.01%,水质综合合格率99.76%,不仅满足了20多万居民生活用水,还保证了工业生产用水。
  城市燃气事业成效明显 宣化煤气总公司筹建于1983年,1987年9月建成投产,是集燃气设计、安装、输配、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国家中型二类企业。公司占地68820平方米,现有净化储备站1座、3万立方米湿式螺旋储气柜1座、木格填料洗萘塔2座、脱硫箱3座、煤气加压机5台、中低压煤气管道215公里、区域调压站21座。到2005年,全区共有煤气居民用户68901户,公服用户141户,工业用户4户,用气人口达到20.46万人,气化率76.14%。总公司曾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文明单位、消防安全先进单位和省级安全防范先进单位,还荣获“全国城市燃气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城市供电能力显著提高 宣化区供电分公司隶属张家口供电公司,现有职工323人。该公司辖21个职能班组、1个实业公司和1个股份制公司,并先后成立了城东、城西、河子西、侯家庙、庞家堡5个供电所。该公司担负着宣化区及周边部分乡镇工农业生产和居民供电以及供电线路、设备的维护、生产生活用电的报、装、抄收工作;负责宣北、宣西、侯家庙、洋河南、小吴营等5个变电站(所)的运行管理,管辖220KV线路37.46公里,110KV线路185.67公里,35KV线路92.84公里,10KV线路274.2公里,低压线路150.95公里,年供电量达2.5亿千瓦时,保障了宣化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电。
  宣化区域内有大唐集团张家口电厂,是华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年发电量达160亿千瓦时,使宣化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得到了改善,拉闸限电的现象已成历史。

住宅小区

  在城市建设中,宣化区大力实施“绿灯工程”,强力营造“亲商、爱商、护商、惠商”的良好发展环境,以新体制、新思路、新方法构筑招商平台,吸引了广州、苏州、唐山、廊坊、北京等区外开发商与区内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参与城区住宅小区建设,使全区住宅建设步入了快车道,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居民居住和生活环境。
  近年来,全区建成大东街“恒基花园小区”、解放南路“上谷现代城小区”、建国街“花园小区”、炸子市街“安广小区”、皇城桥“皇苑小区”、地道桥南“南苑小区”、西马道“雅馨苑小区”、开发区内“颐明园小区”、和平街“和平小区”、人民公园“园中园小区”和郝都司街、九天庙街、马王庙街等几十个住宅小区,总面积达84万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56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13.59平方米。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2005年,我区又实施了对大西街、车站街、后府街、皇城桥东街等10片进行拆迁,涉及2705户,房屋4584间。同年,竣工住宅3500套,竣工面积22万平方米,回迁居民1100户。此外,宣化区房管局房地产交易中心还为房屋交易当事人提供了良好的交易环境,办理辖区内的各类房屋贷款、商品房预售、房屋转让、继承、赠与、析产、租赁等业务,年交易额6.1937亿元,成交面积60.34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

  近年来,宣化区严格落实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不断加大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和资金投入,认真组织开展清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使全区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加大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力度 为加大对污水处理力度,我区积极争取亚行贷款,投巨资建设占地面积10.8公顷羊坊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2/O除磷脱氮工艺,日处理污水12万立方米。一期工程总投资2.5亿元,2005年累计完成投资18291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82%,预计2006年7月可竣工通水试用。项目建成投用后,全区的生活污水和大部分工业废水将得到有效的治理,彻底解决对洋河和官厅水库的污染问题,为保护环境、服务北京首都做出贡献。2005年,区政府还启动了总投资7808.74万元的姚家坟生活垃圾处理场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城市垃圾污染。此外,还不断加大对废气、废物的污染治理,烟尘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得到遏制,大气和环境质量逐年得到改善。
  噪声污染治理效果明显 宣化区交通噪声NPU污染指数平均值为83.5,区域环境噪声等标加权污染指数为1.00,功能区噪声污染的环境质量整体水平为四级。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交通干线噪声。为加强对噪音的治理,我区采取城市绿化、控制施工噪声、交通道路的合理布局,改良路面,加大宽度,分流车辆和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分道行驶等措施,逐步减少噪声,提高环境质量。
  环境卫生保洁成效显著 宣化区环卫处担负着全区城市主次干道的清扫、公厕的清掏保洁任务。环卫处现有职工168人,下设清扫、清运、清掏三个分处,环卫监察队和四个管理科室。2005年,宣化区环境卫生全天保洁街道由2003年的5条增加到现在的42条,占环卫清扫街道的90%,日清扫保洁道路面积达118.01万平方米,主干道实行全天16小时保洁;年清运生活垃圾23.7万吨,由压缩车收集垃圾的街道已达到99条,占环卫清运街道的79.8%;对全区55座公厕及时清掏、清扫和维护,年掏运粪便1.14万吨,新改造水冲式公厕3座,建移动公厕1座,新建和修缮了部分民厕,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卫生质量。

交通运输

  宣化区地处张家口市经济隆起带“黄金岛”中心位置,是连接北京、张家口的通道,是沟通京、津与冀、晋、蒙西部地区物资贸易和流通的枢纽城市,境内公路、铁路运输通畅、便利。
  公路 宣化区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高速公路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京张、宣大、丹拉、张石四条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越,高速公路占有量约80公里,区域内高速公路密度达33公里/百平方公里;国省干线建设快速发展,110、112、207三条国道在区内交汇;地方道路建设日新月异,县区级、乡、村级公路达到133公里,县(区)级公路密度达48公里/百平方公里,不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3.5%,而且大大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此外,我区还实施了“村村通”为重点的农村公路建设,农村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全区三乡一镇共5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公路货物运输形成了以区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为龙头,以第二运输公司、联运公司、宣钢机械运输公司等为骨干的运输格局。全区拥有从事大件货物运输、特种设备运输、普通货物运输、建筑施工等工程运输车辆4500多辆,从业人员11000多人,年货运量达9000万吨,货运周转量40万吨公里。班线客运(长途客运)拥有各种营运客车228辆、4132座,运行班线30多条,分别发往北京、天津、唐山、河间、石家庄、内蒙以及张家口各县、区和全区各乡、镇。城区及近郊公交线路遍布城乡各主要街道和居民点,由原来的3部车1条线,发展成现在的119部车、11条线路、215个站点。出租车市场呈现繁荣局面,辖区内现有经纬、三元和金盾三家出租车服务有限公司,拥有出租汽车1000多辆,另有客运三轮车700多辆。
  铁路 宣化火车站属北京铁路局一等站,现有职工700余人。该站有铁路正线2条,到发线9条,2005年,宣化火车站重点修缮了候车室、新建了部分设施,不仅优化了旅客的旅行环境,提升了运输能力,又为塞外古城宣化对外开放的形象增加了光彩。该站先后荣获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分局“先进单位”、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优胜标准站段”、铁道部“全路先进优质车站”等荣誉称号,被排序为北京铁路局“先进优质车站”第一名。

信息网络

  宣化区通信、邮电事业发展迅猛,区内有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张家口市宣化分公司、河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宣化分公司、中国联通宣化分公司、宣化邮政局四个机构。形成了有线无线交汇、天上地下并存,遍布全区城乡、沟通四面八方的现代化网络。

文化休闲

  2004年,宣化区的老百姓普遍感到马路比以往宽了,出行更方便和快捷了。这是宣化区委、区政府实施道路改造为群众带来的实惠。
  宣化区把解决市民行路难问题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抓紧抓好。区委、区政府在征求多方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克服城建资金紧张困难,增加大北街拓宽改造工程、南关桥南北道路改造工程、环城西路美化工程、阁北街道路改造等工程,使道路拓展和延伸建设增加到14条,工程总投资达2100万元。

科教文化

文物资源

  古城宣化、历史悠久。早在秦朝时就成为上谷郡,明朝时为著名的长城九镇之一,清朝时是全国72府之一,现今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京西第一府”。
  宣化区境内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城址、古寺庙和革命文物建筑极为丰富,主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清远楼、镇朔楼、下八里辽墓群(Ⅰ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5处,宣化城(含拱极楼)、五龙壁、时恩寺大殿、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下八里辽墓群(Ⅱ区);张家口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立化寺塔;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

教育事业

  近年来,宣化区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教育规模逐年扩大,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7所,其中,有小学58所(城区25所、乡镇中心校10所、完全小学6所、教学点14个);有初级中学10所(城区中学7所、乡镇中学3所);有完全中学3所(城区校2所、乡镇校1所);有普通高中2所,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有职工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厂办学校2所。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7所,其中,国办幼儿园3所。2005年,在校中小学生44148人,其中,小学生24595人,初中生12345人,普通高中生7208人。有在读幼儿6507人,其中,在校幼儿1882人,在园幼儿4625人。另外,有中等职业成人学校9所、军地高等院校5所。全区形成了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军地高等教育比较完善、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体系。

卫生防疫体系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家,其中,区直医疗卫生机构6家,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家(交通局医院),省级驻宣医疗卫生机构1家,市级驻宣医疗卫生机构1家,厂矿医院7家,部队医院1家,民营医院1家。另有乡级卫生院4个,村卫生室4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共有编制床位1512张(不含乡镇卫生院)。全区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80人,其中,区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5人。基本形成了一个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育为一体遍布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为保障全区人民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先进 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拥有固定资产9065万元(不含部队医院),其中,宣化区卫生系统总资产3342万元,固定资产3106万元,流动资产936万元。医疗卫生单位总建筑面积22072平方米。各医疗卫生单位拥有国内比较先进的大中型医疗设备和器械,建起了检查、监测、急救、治疗功能齐全的ICU、CCU病房,提高了临床诊断符合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并建成健康体检中心、肝病治疗中心和正在建设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中心等,为今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宣化二附医院于1997年先在张家口地区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至今已成功开展3000余例。心内科开展的冠脉造影和心脏导管安置术填补了宣化区空白。
  宣钢职工医院拥有肾内科、心血管内科和两个重点专科,能够独立完成开胸、开颅、全喉切除、人工晶体植入等较高难度的手术。
  基层卫生保健得到了加强 全区三乡一镇均设有卫生院,各行政村都设立了卫生室。城区七个街道办事处,建起了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广播电视

  宣化区广播电视局(台)负责全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管理和利用电视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等工作。拥有2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300平方米和60平方米大、小演播厅,先进的无线发射机、专业级数字摄像机、非线性编辑机等多套设备。承担着宣化区一套、二套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和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任务。自办的《宣化新闻》、《新闻夜线》、《经济视点》、《聚焦古城》、《警方在线》等10个栏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心制作,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目前,宣化区电视台已发展成为采、编、播数字化,工作流程网络化为一体,无线、有线传输相配套,覆盖宣化周边方圆30公里,受众50余万人口,具有较强影响的电视媒体。

旅游资源

  京西第一府旅游区文物古迹众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清远楼、镇朔楼及辽墓壁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拱极楼、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五龙壁砖雕、旧城垣、时恩寺及辽代壁画墓群二区。此外,还拥有一批如立化寺塔、大北街的马宅和都司街的南宅四合院、六中院内的“武庙”大殿、按院街内的张自忠将军故居、慈清西行时的行宫等人文旅游资源;有9个“京西第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京西第一钟楼——清远楼、京西第一鼓楼——镇朔楼、京西第一墓——下八里张世卿墓、京西第一砖雕——宣化五龙壁砖雕、京西第一日僧塔——立化寺塔、京西第一石塔——柏林寺石塔以及宣化拱极楼、九龙壁等景观,丰富精深的古城文化、建筑文化、佛教文化、辽代墓葬文化,使人在游览的同时增长见识,开间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增进身心健康。游客在这里可以观赏宣化古城的雄姿,体验塞外古城的风土人情。
  旅游景点
  宣府镇(今宣化城区)建于明代,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区,特别是镇朔楼(鼓楼),清远楼(钟楼),拱极楼很有特色。建于南北中轴线正中的钟楼(清远楼)有“第二黄鹤楼之美誉”。楼下十字拱门,上悬巨钟重万于斤,据说40里外可闻钟声。
  钟楼南面是鼓楼(镇朔楼)。是河北省少存的门楼建筑之一。乾隆亲书的“神京屏翰”匾额,悬挂在镇朔楼上。
  宣化辽墓在市宣化区下八里村。为辽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张世卿的墓。由墓道、墓门和前后二室组成,室内壁画有80平方米,分布于墓室四壁和顶部,绘出行、伎乐、宴饮等活动,描写了墓主人生前是的豪奢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墓顶绘彩色星象图,它是以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为主,吸取古代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之说,组成中外合璧的星图。壁画内容丰富,彩色鲜艳,年代准确,为我国已发现的辽代壁画中所少见。

经济发展

  宣化区唱响“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发展大跨越”主旋律,积极谋划经济增长点,努力探求工作创新点,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2009年,宣化区成为全市第一个财政收入超10亿元县区。凭借过硬的综合指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三次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排名第21位。同时,入选2009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在河北省排名第一。
  宣化区工业基础雄厚,是张家口冶金机械和重化工基地,河北省“北厢”工业核心区,形成以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电力、化工、酿造、装潢印刷、陶瓷、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近年来,全区工业发展以建设两园(钻机工业园、信息产业示范园)、两基地(机械加工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信息产业孵化基地)为重点,由资源能耗型向集约环保型转变,加速改造提升装备机械制造、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强信息和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食品加工业,以基地带动产业集聚。区域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5家,有河北省百强企业第5位的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居华北第一的火力发电厂张家口发电厂、自主创新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的宣化工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可生产6000台专用车的福田雷沃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等,它们在区域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近几年来,宣化区崛起了万丰机械有限公司、华泰矿冶机械有限公司、艾莫森科技发展责任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新型企业。钻机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区现有钻机整车生产企业22家,产品远销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年销售收入10亿多元,宣化钻机产业集群成功入选“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宣化区因此被业界称为“钻机之乡”。福田重机、宣化电气等6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宣化区被评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区”。宣化区把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贯穿于整个工业经济发展,加大对企业创品牌的扶持力度,“宣工牌”推土机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全市“中国品牌”产品“零”的突破;“长城牌”农用尿素、“钟楼”啤酒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009年,“宣工及图”、“钟楼啤酒Z商标”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城市建设

  区委、区政府按照“生态养城、畅通活城、宜居带城”的发展思路和“一园三区”的空间布局,全力实施城市与产业双驱战略,打造基础设施齐全、投资环境良好的招商引资大“磁场”,累计投资50多亿元进行城市建设,建成区绿化面积589.772公顷,绿化覆盖率达25.39%;强力推进三年大变样工作,大新门恢复重建、万柳公园、西城垣公园等建设工程顺利完工,泡沙河治理使昔日“龙须沟”旧貌换新颜,热电联产项目拔地而起,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已投入使用,实施了京西江南、伯居田园等一批高标准住宅小区建设工程,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在今后几年内,宣化区将投资200亿元,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城镇面貌整治、生态环境治理、城镇住房保障、古城风貌恢复、城镇精细化管理”六大工程,初步形成“一园、两线、三区、六桥、六横、九纵”的城市总体格局,古城宣化将建设成为建成区面积6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万,环境优美、特色突出、功能完善、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岁月的风雨,日月的灵光,历史的变迁,挡不住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跨越发展中的千年古城宣化,正在扬帆奋起,迈入厚积薄发、加速发展的新阶段,40万古城儿女将用自己的辛勤耕耘和聪明才智赋予家乡与时俱进的灵魂,使她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屹立在京西,熠熠生辉。

历史文化

  古城宣化,历史悠久。秦时即为上谷郡,明朝为著名的长城九镇之首,清朝是全国72府之一,现存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处共6个点:宣化古城(含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及古城垣)、下八里辽墓群(含Ⅰ区、Ⅱ区)、时恩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5个点:砖雕五龙壁、立化寺塔、第十六中学堂及天主教堂、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清远楼又名钟楼,为宣化城的标志性古建筑,素有“中国第二黄鹤楼”之称;镇朔楼又名鼓楼,是宣化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建筑;拱极楼俗称南门楼,是宣化城门中唯一有关城且保存下来的城楼;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被誉为“地下艺术殿堂”,墓顶绘有融中国传统的二十八宿记星法和西方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记星法为一体的天文图,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天文的重要资料;距今500多年的时恩寺,大殿为单檐九檩庑殿顶建筑,有较高的文物价值。1992年宣化区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京西第一府”之美誉。
  宣化区精心打造“京西第一府”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确定并正在开发大辽文化城景区、城垣遗址景区、明清古文化街景区、宗教文化景区、庞家堡自然生态游景区、葡萄采摘生态休闲游景区、军事革命传统教育景区等七大精品旅游景区。2008年,经河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宣化文化古城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浓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出独特的民俗风情。王河湾挎鼓,鼓声如行云流水,经典鼓点“凤凰三点头”极具民间艺术特色。宣化剪纸,突破了“剪”和“纸”的局限,体现了将民间剪纸与中国写意画结合起来的新的剪纸艺术形式。白蜂糕、糖拉拉、油布袋等数十种传统民间小吃,留存着古城宣化这一方水土孕育出的独特味道。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456三维地图】网址www.map456.com,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map456.com)-456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